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上战推文 > 其他类型 > 重生90,高冷教授赖上我后续+全文

重生90,高冷教授赖上我后续+全文

子溪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谁也不拿家里的事情让他分心,李春兰每天都会提前收摊,给他做一些清淡滋补的饮食送去,蓝燕也顺便沾光。渐渐的,感觉自己的腰身都圆了,裤子紧了,面色也更红润了。整个人目清神明,学习的时候更加聚精会神,思路也更敏捷。或许是蓝燕拥有成年的思维,在学习上更懂得举一反三,研究规律方法,她感觉自己学起来得心应手,攻克难题就像吃饭一样简单。随着高考的到来,学校充满了紧张的气氛。七月一号和二号,高一高二的学生考完试就直接收拾教室,全部清空,放假回家给高三的学生腾考场。临高考前,学校也给高三学生放假了两天放松心情。蓝翔这时才知道家里要开店,却顾忌他高考什么都没让操心。“爸妈,你们辛苦了。我一定好好考,等我高考完家里的活计都安排给我做。”蓝翔感觉很不好意思...

主角:蓝燕李娟   更新:2024-12-31 14:5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蓝燕李娟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生90,高冷教授赖上我后续+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子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谁也不拿家里的事情让他分心,李春兰每天都会提前收摊,给他做一些清淡滋补的饮食送去,蓝燕也顺便沾光。渐渐的,感觉自己的腰身都圆了,裤子紧了,面色也更红润了。整个人目清神明,学习的时候更加聚精会神,思路也更敏捷。或许是蓝燕拥有成年的思维,在学习上更懂得举一反三,研究规律方法,她感觉自己学起来得心应手,攻克难题就像吃饭一样简单。随着高考的到来,学校充满了紧张的气氛。七月一号和二号,高一高二的学生考完试就直接收拾教室,全部清空,放假回家给高三的学生腾考场。临高考前,学校也给高三学生放假了两天放松心情。蓝翔这时才知道家里要开店,却顾忌他高考什么都没让操心。“爸妈,你们辛苦了。我一定好好考,等我高考完家里的活计都安排给我做。”蓝翔感觉很不好意思...

《重生90,高冷教授赖上我后续+全文》精彩片段

谁也不拿家里的事情让他分心,李春兰每天都会提前收摊,给他做一些清淡滋补的饮食送去,蓝燕也顺便沾光。
渐渐的,感觉自己的腰身都圆了,裤子紧了,面色也更红润了。
整个人目清神明,学习的时候更加聚精会神,思路也更敏捷。
或许是蓝燕拥有成年的思维,在学习上更懂得举一反三,研究规律方法,她感觉自己学起来得心应手,攻克难题就像吃饭一样简单。
随着高考的到来,学校充满了紧张的气氛。
七月一号和二号,高一高二的学生考完试就直接收拾教室,全部清空,放假回家给高三的学生腾考场。
临高考前,学校也给高三学生放假了两天放松心情。
蓝翔这时才知道家里要开店,却顾忌他高考什么都没让操心。
“爸妈,你们辛苦了。我一定好好考,等我高考完家里的活计都安排给我做。”
蓝翔感觉很不好意思,这段时间全家都围着自己转,要是再考不好,真是感觉愧对父母。
李春兰:“等你考完,有你忙活的。考试尽力就行,不要给自己压力。”
蓝成钢和蓝燕也点头。
这天中午,蓝燕和蓝翔正在家里做题,听到敲门声。
蓝燕开门一看,竟然是大妈朱丽。
“大妈,你怎么来了?”
蓝燕惊讶,从上次来县城之后,她就再也就没回村里。
只有她爸妈,隔两个星期回去看一下家里的庄稼和牲畜,顺便在家里拿一些粮食和菜蔬过来。
牲畜已经托了隔壁的王奶奶照看,每个月给她十块钱。
知道她们家住在这里的只有大姑一家,不过大姑应该不会告诉朱丽吧。
朱丽直接推开门就进去了,睁大眼睛在院子里看来看去。
“哎呀,我来看看你爸妈呀。上次回去不是说在城里打工吗,问她在哪里也不说,我问了好多人,好不容易打听到你们住这。你爸妈去哪里了?”
朱丽进了堂屋毫不客气的就坐下,一边扇着风,指使蓝燕:“热死了,蓝燕给我倒杯水喝呀,咋这么没有眼力见呢?”
蓝燕皱眉没动,蓝翔听到动静出来,给她倒了一杯水解释道:“爸妈都出去干活去了,大妈你有什么事吗?”
其实蓝成钢和李春兰都在新店忙活装修的事情,因为不舍得花钱,只找了一个工人,其余的活都是自己干。
但蓝翔也不喜欢朱丽,她是个不讲理的人,说多错多。最好不要让她知道自家开店的事情。
说爸妈出去干活了也没有错。
朱丽对待蓝翔的态度跟对蓝燕完全不同,笑着拉住蓝翔的胳膊一起坐下:“没事没事,我是来找你的,你爸妈不在也没事。”
“找我?找我什么事呀?”
“还不是你哥的事,你可要帮帮他呀?”
蓝强?
上次跟哥哥打了一架,前段时间还跟她们班的陈婷婷搞对象,让陈婷婷孤立她,只不过她不在意,没受到什么影响。
他出什么事了?
就算出事,跟她们家又有什么关系?
她哥又能帮的了什么。
蓝燕冷眼看着朱丽能说出什么花样来。
“这不是马上要高考了嘛,你强哥的成绩,实在是有点难看。上次模拟考都排倒数了,老师都劝他没有必要参加高考。但是那怎么行呢,我们花那么多钱把他送进高中,考不上大学这三年不是白费了嘛。”
朱丽述说着,一脸怒其不争的样子。
蓝翔耿直道:“大妈,那我怎么帮他啊,还有三天就高考了,强哥平时不用功,现在补课,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。”
朱丽一噎,她当然知道临时来不及了,就跟收庄稼似的, 平时不管不浇水,不施肥拔草,到收获的时候,临时施肥,施再多也没用啊。
不过,她的目的也不在于此。
“哎,大妈知道,老蓝家的聪明劲都遗传到你们这一房身上了。你爸有手艺有本事,你大伯就会地里刨食。你从小就聪明,你强哥脑子笨。但是你们是兄弟,跟亲的没啥区别,你不帮他,他这辈子就废了......”
蓝翔打断朱丽的话,有些生气道:“大妈,话不是这么说的,不是聪明劲都遗传给我了。我爸有手艺,是他十六岁就被分家,一无所有,只得自己找出路,不像大伯,庄稼地有爷奶帮忙住,房子爷奶准备的现成的。”
“我学习好,不是我聪明,是我勤奋。强哥到处跑着玩,捉泥鳅,逮蛐蛐的时候,我在背书。他去走亲戚的时候,我在写作业......算了,跟你争这些有什么意义。你就说你想让我干嘛?”
蓝翔越说火气越大,这个大妈,从来就是把自己说的可怜,什么都是自己吃亏了,实际上她最是精明, 只是讲道理你根本讲不过她的歪理。
就看她费心找到这来,是想干嘛,他也没那么多功夫跟她扯。
“是这样的,这些钱给你。”
朱丽从自己的裤子兜里掏出一卷塑料袋,袋子打开,里面一卷百元大钞,看着有个一千元的样子,递给蓝翔。
蓝翔吓的站起来,直往后退,“大妈,你这是做什么呀?好端端的给我钱干嘛?”
朱丽拉着蓝翔的手,把钱硬塞到他手里,情真意切道:“你收下吧,大妈是实在没有办法了,都是为了你强哥。我想让你替他高考,反正你学习好,明年再考是一样的,说不定你多学一年,还能能考的更好。”
“不行!”
四道声音异口同声的响起。
蓝燕扭头,不知什么时候她爸妈回来了,正站在院子里。
其中两道声音就是李春兰和蓝成钢的。
两人刚从新店回来,身上因为干活,糊了很多水泥灰尘,看着脏兮兮的。
不知道他们听了多久,李春兰面色严肃,蓝成钢把手里的工具往地上一搁。
不等朱丽开口,就再次说道:“大嫂,这事我不答应,这话就当我没听到。没事你赶紧走吧。”
朱丽陪着笑脸:“哎,我说二弟,你不要死脑筋。要不是蓝翔成绩好,我还不会说这话呢。对他有没有什么损失,还帮了强子。是不是嫌钱少,不行我再加五百,够意思了。”

蓝成钢把自行车存放在一家熟人的店里,没等一会,中巴就到了。
车票一人三块,刚上了车,蓝燕就开始晕车。
她上辈子是参加工作后,坐车坐的多了才慢慢不晕车的,但是还是会觉得不舒服。
看来是体质的原因,重生回到十六岁的身体,还是免不了要受晕车的折磨。
这时候的道路路上还是崎岖不平的,有一段还是盘山公路。
车子晃来晃去,李春兰也有些晕车,跟蓝燕两个头靠着头闭着眼睛小憩。
......…
“春兰,燕子,醒醒了。到地方下车了。”蓝成钢把两人轻轻推醒。
原来已经到了柳林县客运站。
三人拿上行李下车,这时候的客运站还是比较破旧的,地方也不大。
来来往往的是周边乡镇的中巴车,还有去市里的大客车。
客运站位于主街道人民路,因今天刚好是五一节,很多学校,工厂都放假了。街道上人来人往,十分热闹。
“想要问问你敢不敢,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......…”
对面的发廊里传来的音乐声,让蓝燕有些恍如隔世。
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机遇的年代,看着身边年轻健康的爸妈,蓝燕感到十分庆幸,自己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。
李春兰和蓝成钢一时兴起,听了蓝燕的话,来到县城。
下车后,两人有些迷茫。
蓝成钢对李春兰说:“往前面走就是河道,我每次来县城找活干就是在河道去找,不如先去看看有什么适合你干的活。”
李春兰很少来县城,下了车就分不清东南西北,当然是听蓝成钢的安排。
蓝燕点头,她也想在县城转转,她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大城市里讨生活,记忆里县城的样子有些模糊。
往前走,刚好路过一中。
蓝燕儿想继续找他哥,门卫的大叔不让进去。
说高三的学生在考试,有什么事情可以留个条 子。
蓝燕这时也冷静下来,离她哥出事还有三年,不急这一时。
从人民路拐过去就是建设路,往前走不远就是她爸说的河道。
其实这条河道很长很长,贯穿整个柳林县。
跟建设路交汇的这一段被称为建设路河道,是最繁华的路段之一。
河道后面是一个大型的菜市场和一个大型的花鸟市场,来买菜的,闲逛的,遛弯的人特别多。
也有很多来招工的和找工作的。
三人才刚逛了一会,就看到好几个举着牌子找木工的找泥瓦工的,还有几个找保姆的。
李春兰看着一个找保姆的牌子上写着“三百一个月,包吃包住“”就有些心动。
“成钢,你看三百一个月,还包吃住,我觉得我能行。”
蓝燕忙挽着她妈的手往前走:“妈,当保姆很辛苦的,听说有的雇主让保姆吃剩菜剩饭,还要端屎端尿,钱少事多,我们再看看别的。”
开玩笑,她带爸妈来县城,可不是让他们来打工的。
打工打一辈子也发不了财。
李春兰没说什么,依着蓝燕往前走,反正也是刚来,多逛逛再说。
远远的,蓝燕闻到一阵焦香味,前面一个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。
门头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招牌“公 安锅盔”。
小小的摊位里面, 应该是夫妻两个,一个擀面,一个烤锅盔,忙的不可开交。
排着长长的队伍却不见减少。
蓝燕吞了下口水,刚回来的时候,脑子还是懵的,中午饭也没有吃多少,这会闻到家乡的特色,香味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了。
蓝成钢见状说道:“春兰,孩子中午没吃饱,这什么锅盔,买一个尝尝。”
“爸妈,你们也尝尝,我一个人吃独食,我可不好意思。”
“行,那就买三个。我跟你爸吃素的。”李春兰递给蓝燕五块钱,让她去排队。
门口的牌子上写着锅盔的价格,素的八毛,肉的一块。
三人拿着锅盔在河道的台阶上,边吃边吹风。
蓝燕:“妈,你看这个锅盔,你觉得成本需要多少钱?”
李春兰是常做饭的老手,不假思索的就说道:“不算人工,我看成本就三毛多,顶多四毛。”
蓝燕算账:“就我们在这的一会时间,至少有十个人来买,就算一人一个素锅盔,老板就收了八块钱了。不说多的,一天收一百,净利润就算一半,就是五十,一个月卖三千,净赚一千五,比你当保姆就划算多了吧。”
李春兰和蓝成钢都停下手中的动作,心里默算了一遍, 确实如此。
两人对视一眼:“燕子,你是说我们也去卖这个锅盔,可是我们没有这手艺啊。”
蓝燕心想,爸妈真是老实人。
这也不怪他们,这个年代的人接触新鲜事物少。
虽然已经改革开放,个体经济遍地开花,但是普通人还是没有发散的思维。
“妈,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自己做点小。也不一定非得是吃食,别的也可以,什么赚钱做什么。”蓝燕慢慢的引导着。
李春兰还是担心:“做需要本钱,万一亏本可怎么好。”
“妈,你看我们村口的小卖部,自从潘姨开了小卖部,短短两年时间就起了楼房,买了摩托车。肯定是赚了大钱的。”
“以后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,人们收入增加,消费力也会增加。做赚钱的几率远远高于亏本的几率。但是机会不是时时都有,错过了时机再想做就难了。”
蓝燕努力说服着她妈,她知道家里面她妈做主,只要她妈答应,她爸不会说什么的。
李春兰很是心动,她也是个性子要强的人,谁都想把家里日子过好,给孩子提供我好的生活条件。
只是,“咱们家现在只有一千来块钱本钱,存的钱都借给你大伯了。这点本钱能干点什么呢?”
蓝成钢挠挠头,不敢吭声。
借钱是他答应的,其实他也知道借钱容易要钱难。
一万块钱借出去,家里基本上就空了。
钱已经被大哥拿去买建筑材料,现在是不可能还的。
如果现在去要钱,不仅要不来,两家也会彻底撕破脸。
“要不,要不我们先找大姐借一些周转。”蓝成钢弱弱的说道。

李春兰白了他一眼:“就你死要面子活受罪,看重什么兄弟情,我早就说了这钱借给大哥,就是打水漂。不对,蓝燕你怎么知道一万块钱的事情?”
夫妻两惊讶,这一万块钱,因为是大人之间的事情,孩子们都还小,他们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。
“爸妈,也许是一场梦,也许是真的发生过,就是我上辈子经历过的。”
蓝燕感觉到她妈抓着她胳膊的手,猛的收紧了。
她有些急切的问道:“那后来呢,后来你们兄妹俩过的怎么样?”
“不好,妈,我们过的不好。”
“哥哥辍学后,去广省打工,遇到飞车党当街抢人,他为了救一个小女孩,被混混报复捅了几刀,最后失血而亡。那时候他才刚满二十岁。”
蓝燕感觉到她妈的手轻轻的颤抖着,她爸也眼眶微红。
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:“再后来,妈妈因为太过操劳,得了肝癌晚期也离开了,爸爸为了不拖累我,在妈妈走后喝了农药,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这个世界上......爸妈,这辈子你们不要再离开我了。”
蓝燕说完已经泣不成声,李春兰一把抱住她也呜呜的哭起来,蓝成钢使劲的咬着嘴唇,把眼眶的眼泪憋回去。
“哎哟,你们这是干啥呢?”门口处有人说话。
李春兰忙扭过脸擦擦眼泪,站起身。
见来人正是蓝成东的媳妇朱丽,蓝燕的大妈。
想到蓝燕刚刚说的大房一家子所作所为,她心里有气便没有说话。
朱丽有些疑惑的看着她们,又问了一遍:“出啥事了,你们俩个大人看着像是哭过的样子?”
蓝成钢见李春兰还是不说话,只好出声道:“大嫂,你来有什么事儿?”
朱丽:“啊,这不是正做着饭嘛,春兰怎么不见了。菜都备好了,你手艺好,都等着你掌勺呢。成钢你不是在老屋帮忙嘛,怎么回来了?”
李春兰的做饭手艺确实比朱丽要好,她炒菜讲究各种调料,配菜,火候,炒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。
这就导致了每年过年在老宅吃团年饭的时候都喊她过去上灶。
平日里亲戚之间,谁家请人做工干活,或是有什么席面,都请她去掌勺。
这次蓝成东家建房子,也请了五个干活的,加上蓝成钢蓝成东,蓝老爷子,一起八个人,要做的饭肯定是一大桌子。
不过别人干活是有工钱拿的,蓝成钢和李春兰是义务去帮忙的。
要是搁以前,蓝成钢想着毕竟是亲兄弟,不要计较那么多,都是一家人帮就帮了。
可是,刚刚蓝燕说过的话,让他觉得脸发烧,大哥一家根本就没有把他当一家人,恐怕是把他当傻子吧。
看着朱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,心里顿时窝火:“大嫂,我腰杆疼的干不了,大哥请了那么多干活的,也不差我一个。”
“这娃子刚从学校回来,也不快活,她妈要留在家里照顾我们,炒菜你先请别人吧。”
话落,朱丽脸一垮,声音尖利的说道:“二弟,你这是什么意思?你这不是好好的嘛,怕不是觉得没给你工钱,不高兴了。没想到,一家人也这么计较。春兰不去,也不提前说声,多耽误事啊!”
这话李春兰就不爱听了:“大嫂,我们又不是算命的,不快活能提前算到吗?再说耽误你啥事了,那会我在那帮忙干活,你在一边聊天嗑瓜子好不悠闲。你又不是不会炒菜,炒的不好将就吃呗。”
蓝燕心想,爸妈还有这一面呢?看来他们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。
她爸原本是个好好先生,对谁都和善大度,总是本着吃亏是福的想法。
尤其是对大伯一家,总认为是亲兄弟,要守望相助,没想到现在也知道拒绝了。
还有她妈,顾忌着她爸的面子,轻易跟人不计较,在村里也是人缘顶好的,这会也知道怼人了。
朱丽没想到这个好使唤的弟媳妇今天这么硬气,这马上就要中午,干活的人要来吃饭了,菜还没有下锅。
没有功夫在这掰扯,气的哼了一声扭头就走。
蓝燕马上告状道:“爸妈,我最讨厌大妈,我们家好的时候她巴结讨好我们。我们家不好了,恨不得当我和哥哥是要饭的,上一次她家的门,防贼一样的防着我们。”
“都怪爸妈太好面子,识人不清,什么亲兄弟,连陌生人都不如。让你受委屈了,以后我们一定不这样了。成钢,以后你大哥一家维持个面子情就行了,还有那一万块钱,尽快要回来,你听到没?”李春兰愤愤的说道。
蓝成钢点点头,有些失落的坐下。
蓝燕知道她爸一时可能接受不了这样的转变,在他眼里那是亲大哥。
不过没事,她已经决定带爸妈离开这个村子去城里发展。
这里留给她的全是不好的回忆,她要改变人生轨迹,首先就要离开这里。
她还要上学,如果爸妈留在村里,她还担心他们会有别的意外。
既然重生了,她不仅要守护好爸妈和哥哥,还要好好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,更要抓住机会,乘着时代的风口,赚多多的票子,去城里买房买车。
想到这,蓝燕又说道:“爸妈,你们相信我吗?也许我刚说的你们觉得不可思议,但是我失去亲人的悲痛,我生活窘迫的艰难,还有我孤单一人的苦楚,那些感受都太真实了。”
“所以,我希望你们不要留在村里了。跟我去县城,爸爸会木工活,现在城里很多人盖房子,家里都需要做家具,挣钱的机会很多。妈妈做饭的手艺好,缝衣服的手艺也好,不管是做哪一行都能挣到钱。”
“在县城租个房子,我周末也不用大老远的回家,哥哥周末也不用到姑姑家蹭饭了,我们一家人就可以经常在一起。”
蓝燕一口气说完,等待爸妈的反应。
李春兰看了蓝成钢一眼,首先拍板答应道:“我同意,在村里,就那几亩地,天天刨,也刨不出来金子。村里有好多人出去打工,过年回来都说挺挣钱的。”
“两孩子也大了,上高中,上大学,那学费可不少。成钢,我们进城吧。”

蓝成钢也点头,他本来就是经常出去打工的,现如今外面的世界发展的飞快,挣钱的机会很多。
这次要不是大哥家建房喊他回来帮忙,他可能还在城里打工呢。
“找活干也不是那么快的,家里还有庄稼,牲畜都要安置。我们先去看看,要是有合适的活就留下来。”
既然爸妈都点头答应,蓝燕迫不及待现在就想出发,她也想去找她亲哥蓝翔。
她哥本是个阳光开朗的性子,前世爸爸出事时,他还有两个多月就要高考,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。
后来他去广省打工,她最后一次见到他时,是一具冰冷的尸体,她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去找他。
“爸妈,那我们现在就走吧,去找我哥。”蓝燕激动的催促着。
李春兰拦下她:“你这孩子,再急也不急这一会儿。现在已经中午了,我们吃了饭再走,下午的班车1点出发,还来的及。成钢,你去收拾一下东西,我去做饭。”
三人简单的吃过午饭,蓝成钢带上自己的工具和一些衣物,李春兰也收拾了一包自己的衣服。
李春兰又准备好一袋子苞谷做鸡饲料,从柜子里拿了两块钱去了隔壁。
隔壁隔着几步路住的是王家,蓝燕叫王奶奶王爷爷的,王奶奶的儿子在部队,一个女儿也在县里的学校工作,平时回来的少。
因为住的近,李春兰经常照顾她们,串门唠嗑,关系处的不错,就拜托王奶奶帮忙喂下鸡和猪。
王奶奶身体还算健朗,爽快的答应了。
蓝成钢骑上二八大杠,蓝燕坐前面,李春兰坐后面背着行李。
王奶奶在后面追着送:“成钢,骑慢着些哦。春兰,事情忙完,快些回来哦,家里畜牲我先看着你放心哈。”
李春兰答应着,三人骑远了。
不一会,自行车经过蓝成栋家的老房子,前面就是吃饭的棚子。
里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喝酒划拳的吆喝声,看样子是做活的人正在吃午饭。
李春兰示意蓝成钢把自行车停下,大声喊道:“大哥大嫂,在忙着不?”
喊了几声,朱丽从里面出来,没好气的问道:“喊我什么事?”
李春兰有些委屈道:“大嫂,真不是我和成钢不来帮忙,真的是大人娃子都不快活,这不我们准备去镇上卫生所看看,要是看不好还要去县医院,你别生气了。”
这番话是她故意说的,朱丽是最喜欢嚼舌根搬是非的人,她要是不解释,过几天村里准会传她和蓝成钢不会做人,跟亲兄弟计较工钱这些闲话,白的都能让她说成黑的。
果然,正在喝酒的几个干活的,都停下来看着几人。
刚才菜上桌的时候,有个心直口快的就说了:“这菜的口味不像是李春兰的手艺啊,差点意思。”
朱丽的心里恨死了,中午李春兰没来,菜正是她已经炒的。
又不好发作,就皮笑肉不笑的说:“我炒的,我哪比的上我妯娌有本事啊。她厨艺好,她男人也有本事,帮忙帮的好好的,说走就走了。”
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没说给工钱的事,咋可能不给嘛。亲兄弟,明算账,干活肯定少不了工钱的嘛。这生气了,我去请都没请回来呢。”
那些人对蓝成钢还是比较了解的,纷纷说着:“成钢那性子,应该不会吧,兴许人家是有啥急事呢。”
“有啥急事啊,我去请的时候,人家消停在家坐着呢,就这还亲兄弟呢。”
话说到这份上,也不好再争辩,都笑笑岔开了话题。
结果李春兰这一解释,众人的眼神看朱丽都有些意味深长了。
就说嘛,蓝成钢两口子都是大气人,不会斤斤计较那一点工钱。
倒是蓝成东夫妻俩,自己兄弟伙不快活,还非要人家帮忙,还那样诋毁人家,太不厚道了些。
虽说是朱丽在说,但蓝成钢一声没吭,显见心里也是那么想的。
蓝成东被看的脸上挂不住,走出来说道:“成钢,娃子不快活,你说一声就是。我还能不让你走啊,咋不声不响的。吃饭了没,进来吃一口。”
蓝燕实在看不得他这虚伪的样子:“大伯,我不舒服你看见了的,我爸走也跟你说了的。请我们吃饭,端菜前咋不叫啊,这都快吃完了,我们还吃啥?让我们吃剩菜嘛。”
蓝成钢本想解释的,谁知蓝燕嘴快一步,怼的蓝成东鼻子都气歪了:“蓝燕,你还有没有大小尊卑了,你就这样跟我说话?”
他一厉声,吓的蓝燕直往她爸怀里缩。
这下,蓝成钢不干了:“大哥,小孩子口无遮拦的,你跟个孩子计较啥?”
再说孩子本来说的就是事实。
蓝成东气的扭头就走,蓝成钢还礼貌的打声招呼:“大哥大嫂,我们先走了。”
朱丽皮面无表情的也扭头进屋。
蓝燕突然开心的笑了起来,看大伯大妈生气,她心里怎么这么爽。
哼,气死你们才好呢。
李春兰还是敲打道:“你不要跟长辈顶嘴,小心你大妈在村里编排你嘴尖牙利,败坏你名声。”
蓝燕笑嘻嘻道:“我才不怕呢。”
反正她以后也不打算在村里待。
路上,蓝燕又想起送她回来的郭瞎子:“爸妈,骑摩托车送我回来的那个叔叔你认得吗?”
李春兰:“咋不认得,就是隔壁刘家沟的嘛,瞎了一只眼睛,人人都叫他郭瞎子。”
蓝成钢接道:“哎,人家有名字。我跟他一起做过活,他叫郭大业。眼睛是当兵受伤的,退伍回来,部队安排的工作,也让他嫂子硬抢去给他侄儿了。到现在三十多了还是光棍汉一个,也是个可怜人。”
“我也不是故意这样叫的,这不是叫顺口了嘛。上午我看到他准备道谢的,回个头的功夫他就走了,你下次见到他记得道声谢,他人还怪好的呢。”
......
三人说说笑笑,很快就到了镇上。
现在中巴车都是从镇上出发,早上7点一班,下午1点一班,他们到的时候还不到一点。

晚上,蓝燕跟李春兰说:“妈,明后天我跟你一起。家里事情安顿好了,再去学校。如果周天还没弄好,你再帮我请两天假。”
李春兰:“那怎么行,你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,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就行了,家里的事情有我跟你爸操心,学费的事情你更不用担心,妈还存的有。”
蓝燕撒娇:“妈,我肯定能考上大学,但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,你就让我一起,多帮你们出出主意吧。”
好在蓝燕平时的成绩确实还不错,没让大人操过心,被她缠的没办法, 李春兰只好答应了。
一夜好眠。
第二天一早,蓝燕醒来看看时间,已经7点了, 她妈和蓝大姑正在厨房做饭。
筒子楼的住户密集,大多都是毛纺厂的工人,他们八点上班,此时各家各户都在叮叮咣咣的做早饭。
蓝大姑煮的稀饭,蒸的花卷,还有两个小菜。
刚端上桌,她爸和康姑父从外面散步回来,“成霞,早上醒的早,我刚带成钢去罗家问了,她家的房子还空着。下午下班早,可以带你们去看房子。”
“那太好了,下午我们早点回来等着。”李春兰答应着。
吃过饭,蓝大姑两口子去上班,蓝燕跟着爸妈去考察市场。
柳林县面积不大,主干道有四条,人民路,建设路,建军路,发展路,这四条街道呈“井”字形布局,最繁华的地段就在井字的中心。
一路逛过去,照相馆,服装店,餐馆饭店,电影院,百货大楼......
应有应有。
三人逛累了,见时间已经到中午,就在路边的一家面馆歇脚,一人点了一碗素面。
李春兰感叹:“还是城里好啊,啥新鲜事物都有。你看那两个是洋人吧,蓝眼睛黄头发的,跟我们是不一样哈!”
蓝燕笑:“是啊。妈,你看见洋人都觉得稀奇,咱们要是做洋人的小吃买,好奇愿意尝试的人肯定多。”
见李春兰和蓝成钢都看着自己,蓝燕继续说道:“我有一个同学,是从省城转学过来的,听她说省城新开了一家洋快餐店,叫肯德基,是从国外传过来的,专门做炸鸡炸土豆条这些,可受欢迎了。”
“我们县城现在还没有这种店,要是我们开一个这样的店,肯定很受欢迎。”
李春兰为难道:“可这洋人的小吃,我哪会做啊?”
“妈,我觉得你可以。你的手艺是在咱们村都是数一数二的,并不是要做跟洋人一样的,只要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,再加上好吃新奇,肯定卖的出去。”
“是呀,过年你在家炸的麻叶,萝卜丸子,藕盒子,都好吃的很呢。”
蓝成钢也肯定她的手艺。
“那,那今晚我们就多买些食材,在你大姑家做来试试,你们都多提提意见。”
几人直接去菜市场购买食材,买了几斤鸡胸肉,小苏打粉,各种调料,面包糠等物品。
蓝大姑早上上班的时候就把钥匙给李春兰,叮嘱他们要是逛完了就先回家。
五点半,蓝大姑下班回来,刚走到楼道,就闻到空气中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味。
跟在她身后的罗晓丽笑着说:“霞姐,谁家做饭味道好香呀,怎么闻着像是你家传出来的味道?”
“可能是我弟媳妇提前回来了在家做饭,你不知道,我弟媳妇手艺可好了。”
蓝大姑进屋的时候,蓝燕正把一盘子金黄酥脆的炸鸡排端上桌。
“大姑,你回来了。我妈做了好吃的,快尝尝。”
李春兰听到声音也从厨房里出来,手里端了一盘炸鸡柳,一盘炸土豆。
香味刺激着蓝大姑的味蕾,她顾不得洗手,就先拈了一块炸鸡柳,边吃边介绍:“春兰,这是罗晓丽,家里有房子要租的。哎呀,这是什么新鲜吃食,真好吃。晓丽你也尝尝。”
蓝燕已经从厨房拿了几双筷子出来,一人递过去一双。
罗晓丽也不客气,夹了一块鸡排。
“外酥里嫩,还爆汁水,吃着像是鸡肉吧。真好吃,春兰妹子,你手艺真好。”
李春兰不好意思的笑笑:“过奖了,都是瞎琢磨的。你们吃着觉得怎么样,要是摆个摊子卖,能卖的出去吗?”
“我觉得行,春兰你就去学校门口去卖,肯定很受娃子们欢迎。”
“是呀,一中外面那条美食街,那么多卖小吃的,没有哪一家有你这个味道好。”
得到两人的肯定,李春兰心里更有底一些了。
“罗家大姐,是来带我去看房子的么,现在就去吧,要是合适,早点定下来。”
“行, 现在就去吧,离的不远。”
罗晓丽家要租的房子确实离的不远,就在罗大姑家出去走十几分钟的另一条巷子里。
只是远远看着房子有些破旧。
“这是我公婆在时建的房子,确实有些年头了。不过你放心,虽然看着旧,但是里面都是好好的,我时常过来收拾,住人绝对没有问题。”
罗晓丽打开院门,里面竟然还是带院子的,一共是一间正屋,两间偏房,一间厨房。
面积不大,但确实收拾的整齐干净,看的出来房主人是经常过来打扫的。
李春兰里外看了看,问罗晓丽“罗家大姐,房租一个月多少?”
罗晓丽看了一眼蓝大姑才说道:“这都是熟人,我跟成霞关系又是顶好的,我就给你报个实在价。房租一个月四十五块钱,压一付六。”
蓝大姑看了眼李春丽兰的脸色,马上就接话:“晓丽,你这价可不实在呀。你看你这房子,面积也小,年头也久了,你看这院头几块砖都松了,住的不安全,回头我兄弟还要修。你就报个诚心的价格。”
李春兰附和:“是的,我们是诚心想租。这个院子我还是蛮中意的,要是价格合适,我也不想耽误时间再去其他的地方找。”
罗晓丽面露为难:“我真没喊高,那你说多少合适嘛?”
李春兰:“我们肯定要长租的,三十五块钱一个月......”
几个大人讨价还价,你来我往,蓝燕看着她妈伶俐的样子,微微有些愣神,这样年轻鲜活的妈妈只存在记忆深处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