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黛玉宝玉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天呐,我本黛玉怎成了宝钗后续》,由网络作家“灰灰不会灰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”宝玉笑着搂住她:“我就知道妹妹定能解此诗谜,不过是想让妹妹一展才情,莫要在这深宅中埋没了。”又一日,王熙凤送来一些账目让黛玉过目,说是府中近日的开销有些杂乱,想请她帮忙理一理。黛玉接过账目,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,心中有些发怵。宝玉见状,安慰道:“妹妹莫急,咱们一起慢慢看,有不懂的就问,我在旁陪着你。”二人逐笔核对,遇到疑难之处,宝玉便向黛玉请教诗词典故,黛玉则向宝玉询问生意往来之事,相互学习,倒也有趣。忙碌许久,总算将账目理清,黛玉长舒一口气,对宝玉说:“若不是有你,我今日可要愁死了。”宝玉刮了刮她的鼻子,笑道:“咱们夫妻一体,相互扶持本就是应当的。”岁月悠悠,他们共育有三子两女。孩子们承继了父母的才情与善良,在贾府的庭院中嬉笑玩...
《天呐,我本黛玉怎成了宝钗后续》精彩片段
” 宝玉笑着搂住她:“我就知道妹妹定能解此诗谜,不过是想让妹妹一展才情,莫要在这深宅中埋没了。”
又一日,王熙凤送来一些账目让黛玉过目,说是府中近日的开销有些杂乱,想请她帮忙理一理。黛玉接过账目,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,心中有些发怵。宝玉见状,安慰道:“妹妹莫急,咱们一起慢慢看,有不懂的就问,我在旁陪着你。” 二人逐笔核对,遇到疑难之处,宝玉便向黛玉请教诗词典故,黛玉则向宝玉询问生意往来之事,相互学习,倒也有趣。忙碌许久,总算将账目理清,黛玉长舒一口气,对宝玉说:“若不是有你,我今日可要愁死了。” 宝玉刮了刮她的鼻子,笑道:“咱们夫妻一体,相互扶持本就是应当的。”
岁月悠悠,他们共育有三子两女。孩子们承继了父母的才情与善良,在贾府的庭院中嬉笑玩耍,为这个曾经压抑沉闷的府邸带来生机。然而,好景不长,贾府突遭变故,被抄家问罪。昔日的繁华仿若一场黄粱美梦,转瞬即逝。抄家那日,官兵如狼似虎地涌入贾府,翻箱倒柜,一片混乱。黛玉紧紧拉着宝玉的手,眼中满是惊恐与担忧,孩子们躲在他们身后,吓得瑟瑟发抖。
曾经珍爱的古玩字画、金银细软被肆意搜刮,府里的下人们哭喊声、求饶声不绝于耳。宝玉望着这满目疮痍,心痛不已,却又无力回天。黛玉强忍着泪水,在这慌乱时刻,她那骨子里的坚韧劲儿上来了,低声对宝玉说:“咱们不能慌,得想法子护住孩子们。”
一家人被赶出贾府,暂居在一处破旧的宅子里。屋子狭小阴暗,四处漏风,与昔日的奢华居所相比,仿若云泥之别。黛玉看着孩子们因环境突变而有些不知所措的小脸,心疼地将他们搂在怀里,轻声安慰。夜里,寒风透过缝隙呼啸而入,一家人挤在一起,相互取暖。黛玉难以入眠,心中盘算着往后的生计,那些曾经吟诗作对、风花雪月的日子,如今想来,遥远得如同前世。
为了维持生计,宝玉放下了公子哥儿的身段,跟着旁人去做些抄写的活儿,可挣的钱不过
作喜极而泣的泪水。
虽未能恢复往日的鼎盛,但有了这笔家产,生活总算有了起色。他们修缮了房屋,孩子们也能安心读书求学。黛玉看着逐渐好转的家境,眼中满是欣慰。
在一个春日暖阳的午后,黛玉与宝玉携手漫步在园子中,如今园子虽不复当年精致,却也别有一番生机。回首往昔,从身份互换的惊慌失措,到抄家后的困苦艰难,再到如今的苦尽甘来,一路走来,风雨兼程。
“林妹妹,咱们这一路,可真是不容易啊。” 宝玉感慨。黛玉浅笑,眼中泪光闪烁:“是啊,好在都过去了。往后,咱们就守着孩子们,过这平淡日子,也是难得的幸福。”
他们在园中驻足,看着枝头绽放的花朵,微风拂过,花瓣飘落,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曾经的繁华与苦难,都化作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,滋养着未来的每一个日子,让他们愈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团圆与安宁。
她自己知道。
回府后,黛玉身心俱疲,躺在床上,望着床顶发呆。她不知这奇异的换魂之苦何时能解,更不知往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。在这深宅大院里,她既要扮演好宝钗的角色,守住宝钗的秘密,又要在心底藏着那个柔弱多情的林黛玉,个中滋味,恰似黄连苦酒,难以下咽……
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,黛玉虽身是宝钗,个性却依旧是那个率真敏感的自己。晨起梳妆,对着镜子,看着那张温婉却陌生的脸,她会有一瞬的恍惚。当丫鬟们做事稍有不妥,她还是忍不住言语犀利地指出,全然不像宝钗那般宽容温和,吓得丫鬟们战战兢兢,暗自疑惑宝姑娘今日怎的这般脾气。
与姐妹们相处时,她也不藏着掖着。湘云又拿她打趣,说她近日似是胖了些,黛玉立马柳眉倒竖,嗔道:“云丫头,你再这般胡说,我可恼了。” 众人皆是一愣,这口吻、这神态,活脱脱就是林姑娘啊,可一看面容,分明是宝姑娘。好在众人只当她是心情不佳,并未深究。
然而,每至夜深人静,她总会悄悄起身,坐在窗前,对着明月,思念着往昔。想起在潇湘馆时,与宝玉共读《西厢记》的甜蜜,为落花垂泪的伤感,那些纯粹而炽热的情感,如今只能深埋心底。偶尔宝玉来找 “宝钗” 谈诗论画,黛玉望着他,眼中的深情几欲溢出,却又只能强自压抑,以宝钗的口吻,说些端庄持重的话,心中的苦涩愈发浓烈。
这日,府中传来喜讯,元春娘娘赐下端午节礼,众人齐聚荣国府正厅领赏。黛玉看到那给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红麝串时,心中如遭雷击。她知道,这是元春有意无意的暗示,在旁人眼中,宝玉和宝钗才是良配。拿着那红麝串,黛玉的手微微颤抖,宝玉却浑然不觉,笑嘻嘻地凑过来:“宝姐姐,你看这串子,颜色倒是鲜亮。” 黛玉强忍着泪,挤出一丝笑:“是呢,难得娘娘赏赐。”
晚间,黛玉回到蘅芜苑,再也忍不住,泪水夺眶而出。她怨命运弄人,为何将她置于这般尴尬痛苦的境地。哭罢,她又自嘲地笑,如今连落泪都
在,定不会让你再受这般苦楚。” 黛玉哽咽着点头,她等这句话等了太久,如今亲耳听到,只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。
从那之后,宝玉更加频繁地来找黛玉,陪她谈诗论文,为她排解心中烦闷。黛玉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拘谨,偶尔也会恢复往日的俏皮,与宝玉打趣逗乐。在这深宅大院中,他们的情谊愈发深厚,成为彼此心中最坚实的依靠。
随着时间推移,贾府的局势愈发复杂。家族的兴衰荣辱,如同沉甸甸的巨石,压在每个人心头。在这风雨飘摇之际,长辈们商议着宝玉的婚事,一致认定宝钗是最合适的人选,一来她端庄持重,能操持家务,二来与宝玉也算青梅竹马,知根知底。
对于这门婚事,宝玉没有丝毫异议,在他心中,眼前的 “宝钗” 本就是他的林妹妹,娶她是梦寐以求之事。黛玉听闻婚事定下,心中五味杂陈,既有能与宝玉长相厮守的欣喜,又有对未知生活的忐忑,还有对自己如今这副模样的无奈。
婚期渐近,贾府上下一片忙碌。黛玉每日被婆子丫鬟们围着,试嫁衣、挑首饰,繁琐的术前准备让她应接不暇。可每至夜深,她总会悄悄拿出自己从前在潇湘馆的旧物,睹物思人,怀念那个才情纵横、自由自在的自己。
婚礼当日,红烛摇曳,盖头下的黛玉,眼中含泪又含情。她虽身着宝钗的嫁衣,却怀揣着与宝玉相知相守的真心。宝玉掀起盖头,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面容,心中满是深情与温柔,他轻轻握住黛玉的手,仿佛握住了全世界。
婚后,他们相互扶持,共同面对贾府的风风雨雨。
清晨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,黛玉起身梳妆,看着镜中那张依旧是宝钗的面容,微微叹气。宝玉从身后走来,双手搭在她肩上,柔声道:“林妹妹,又在想什么呢?莫要叹气,虽说如今模样变了,可咱们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。” 黛玉抬眸,从镜中望向宝玉,浅笑道:“我只是偶尔怀念从前的自己,在潇湘馆的日子,无忧无虑,能尽情写诗弄词。如今这操持家务,倒让我有些手忙脚乱。
是杯水车薪。黛玉也没闲着,她重拾女红,日夜操劳,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,却也咬牙坚持。每至深夜,孩子们睡熟后,她与宝玉相对而坐,回忆往昔,感慨万千。
“想当初在府里,何曾想过会有今日这般光景。” 宝玉叹气,眼中满是沧桑。黛玉轻抚他的手背,安慰道:“咱们还有彼此,还有孩子们,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总能熬过去的。”
然而,生活的苦难并未就此停歇。寒冬腊月,大雪纷飞,最小的孩子染了重病,高热不退。黛玉心急如焚,却拿不出足够的钱请好大夫,只能看着孩子受苦,泪如雨下。宝玉四处奔走,求遍了相识之人,才借到些许银钱,抓回几副草药。
在昏暗的烛光下,黛玉守着药炉,熬药的手微微颤抖。药熬好后,她小心翼翼地喂孩子喝下,满心期盼着孩子能快点好起来。或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,孩子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,慢慢好转。
日子依旧艰难,可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,感情愈发深厚。孩子们也懂事得让人心疼,稍大些的儿子会跟着宝玉出去帮忙,女儿们则帮着黛玉操持家务,一家人齐心协力,只为度过这艰难时世。
几年过去,街头巷尾偶尔传来朝廷局势变动的消息。据说新帝登基,有意大赦天下,对一些曾经获罪的家族重新审查。黛玉听闻,心中燃起一丝希望,与宝玉商议着是否要上书陈情,为贾府洗刷冤屈。
宝玉犹豫道:“咱们如今无权无势,上书之路艰难,万一触怒天颜……” 黛玉目光坚定:“试一试总好过坐以待毙,为了孩子们的将来,咱们得拼一把。”
于是,黛玉挑灯夜战,凭借着自己的才情与见识,写就一封言辞恳切、条理清晰的陈情书信。宝玉拿着信,四处托人递呈,几经波折,终于将信送到了相关官员手中。
等待的日子里,一家人度日如年。好在命运终于眷顾了他们一回,朝廷重新审查贾府一案,发现诸多冤屈之处,决定从轻发落,归还部分家产。消息传来,一家人相拥而泣,多年的苦难,在这一刻化
最新评论